沈诸梁,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叶公,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宰相。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详情
叶望,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省句容),为早期叶氏南迁之始祖。详情
叶硕,又名洪,字孟光,诸梁公承下26世孙,叶望公承下5世孙,叶琚公之长子。生于西晋元康三年(公元293年),西晋愍帝建兴癸酉年(公元313年),任荆州武城将军,固守在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古战场,“禹定九州,始有荆州”,为西晋建立了功勋,续任中郎将、大将军、尹中将军、太守等。硕公是叶氏杰出的人物,功垂千秋;其后裔承下15代中其子孙就有十三们是武官名将。
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 ,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据传叶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明皇开元十年(西元722年),一说尸解于开元八年(720年),地曰景龙观。年一百又七岁。无病而终,羽化成仙,墓址在今丽水市境内。详情
叶芝春生于北宋咸平初年(公元998年-1042年),原籍江西省饶州市(旧称江南路豫章瓦屑坝),1023年间任淮南路马部军副都指挥使,麾兵驻蕲水县石桥镇(今罗田县石桥铺村),其家眷随军定居于此;后任泾原路行营马步军副部指挥使,1042年春征战西夏战死。战后,仁宗皇帝嘉其忠,追封为兵部侍郞。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副部长。
叶世儒是庆历间(1041-1048)明州教谕,卸任后举家卜居石步。繁衍至明代,有分支迁徙余姚叶家湾(旧属慈溪县金川乡),村里有叶家湾庙,供奉的虚空菩萨是石步叶氏始迁祖叶世儒。
叶世儒,松阳人,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由太学生抡元,仕明州(今宁波市)教授。
叶祖洽(1046—1117),福建泰宁城关叶家窠人(当时泰宁属邵武军)人,字敦礼。生于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卒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庚午科状元。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1]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详情
叶义问(1098-1170)宋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字审言。建炎二年(1128)中进士。初为饶州教授兼摄郡事,因岁旱严重,未经奏准,便发常平仓米,以赈饥民。提点刑狱官黄敦书为此事上疏弹劾,高宗下诏勿问,反迁升叶知江宁县,不久升江州通判。夏沈叶村是叶义问直系后裔最多的一个聚居地。详情
叶颙(1100—1167),宋代兴化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人,顗弟,字子昂,绍兴二年(1132)进士。为南海主簿,以廉退荐,召见,论国仇未复,中原民企銮舆回,其语剀切,除吏部侍郎,边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高宗嘉纳。详情
茜畴象山叶氏为东阳较早迁居的姓氏,始迁祖为叶俭廿七世孙叶质,生于宋政和甲午年(1114),卒于淳熙丙午年(1186)。叶质,字道德,号茜畴居士,行万十。原居括苍(今瑞安)芝田八都铺底岗。淳熙初年(1174),叶质年老体弱致仕,过东阳象山,见其山水秀丽,遂卜居于象山茜畴之野,自号茜畴居士。并在门额题上“南阳正宅”。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时期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详情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浙江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六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少从学于郑霖。及长,复从学鄞县赵逢龙,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南宋绍定五年(1232)入太学。嘉熙元年(1237)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初授信州军事推官。后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处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书,兼任国史编修及实录检讨。次年,调任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详情
大经公,诸梁公85世,字伯常,号封川(1202-1279)世代居汴梁(开封),宋宝庆二年登进士第,后功官20余载。经清廉自豪,咸淳元年(1265年)调升为八闽制置使,代钦命出巡,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之军入侵至安徽省,宋将范文虎降之,宋土门户为之大开。翌年元军大举下江南,宋廷元力抵抗,皇太后谢氏奉国玺乞降,元将伯颜指定宋丞相陈宣中面议降事,陈宣中弃职夜遁,谢太后不得已又命文天祥往议,伯颜不悦,扣文天祥为人质不遣还,后文天祥于夜晚乘机由元营逃回,因而愤元军,将自己统制宋军士兵分调四镇,欲拒抗元军,并将境内精锐部队调戍福建,而江东人民受益,轻忽广东宽大地域重要性,因事疏而未报制置了解军情,在经公因此气愤成疾,外患频仍,因难相当深重,公知敌势如破竹,苍天不佑,宋室将倾,独力难撑,狂澜难挽,经病上书朝庭,请辞官职,因兵燹混乱,大量难民逃亡,南北道梗,书函无法上达,逐流家于梅州(程乡后改嘉应州)成程乡叶氏始祖,公每言及车速,便感慨流涕,并自言愿以身殉宋,誓言终身不仕元,公之爱国情操令人钦佩,公自定发达地区梅州后,叶氏迅速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衍
叶宪(1487-1544)的墓志有载:“(叶宪)每资给四方,动以万计,遂、松、龙间诸巨室,皆取籍焉,不必其偿。田庄凡三十,所逋岁积不啻数千,亦屡蠲之……山谷荒丘,咸愿假贷,翁即输以己赀于官,归还者受之,不授者悉焚其簿……庚寅(1530)年四十有四,处民饥流……首捐八百石。”(据《湖溪叶公墓藏志铭》)从墓志中可以看出,叶宪田产众多,是富中之富,附近的很多有钱人家都把户籍放在叶宪名下。叶宪没有为富不仁,而是乐善好施,时常减租减息,并在饥荒年间资助乡邻、赈济灾民。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清人。明朝名臣。叶向高为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万历、天启年间,叶向高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大臣。在任期间大败倭寇、驱赶荷兰入侵者,粉碎了其霸占台湾的图谋。万历三十年(1602年),叶向高推荐好友沈有容出任福建水师参将,率军平倭,取得东沙大捷。
叶高标(1593~1641)是明末一位廉洁忠介、敢于谏诤、殉身职守的清官,被时人誉为“谏议名卿”;崇祯帝亦给予“职任最为清要”的很高评价,并特赠他为太常寺少卿。
晚清时期,黄杨木雕孕育于浙江乐清:乐清黄杨木雕创始人叶承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至光绪16年<公元1890年>)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寄身于乐清城南寺岑的姑母家中,以放牛为生。平时酷爱文艺放牛时总带着图书阅读。有一天,年仅十几岁的叶承荣放牛到万岙村的庙宇外,看见庙内有一位民间艺人(金华兰溪人)在雕塑神像,他静静地在一旁看着,渐渐对泥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就将牛栓在树上,弄来一块泥巴,偷偷地试着照样捏起来,老艺人感觉他聪明可爱,便问他家庭由来。叶承荣流着眼泪诉说了家中的悲惨遭遇,老艺人念其孤苦伶仃,便决定收他为徒,从此师徒二人相依为命,足迹遍及浙南各地。在师傅的耐心指点与叶承荣的刻苦好学下,他的技术进步很快,不久就全面灵活地掌握了圆雕、泥塑、上彩、贴金与浮雕等技术,成为一位非常出色的民间雕塑艺人。
叶亚来(1837-1885),又称叶德来,叶亚来是他担任马来西亚吉隆坡甲必丹(当地最高掌权人)时用的名字,也有人称他叶来。1837年农历二月初八,广东惠州人,叶亚来出生于现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埠功臣。1869年从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手中接过棒子,协助管理吉隆坡,成为吉隆坡甲必丹,他也被称为“吉隆坡王”。详情
叶恭绰(1881—1968)字玉甫,又作裕甫、玉父、誉虎、玉虎,号遐庵,又号遐翁,晚年别署矩园。祖籍余姚,清光绪七年十月初三日,叶恭绰出生于北京米市胡同。叶恭绰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一位着名人士。
叶大密老师(1888-1973),名百龄,号柔克斋主,浙江文成县人。早年曾习温州小八卦,1917年在北伐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师第八团任职时,从田兆麟老师(1871-1959)习练杨氏中架太极拳。次年孙存周先生(1893-1963)去该团教内功拳,和孙结为金兰交。经常切磋拳艺,并得到孙父孙禄堂老先生的口授身传,因而功夫大进。
叶问(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在香港圣士提反学院读书,学识渊博。咏春师承陈华顺、梁璧,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叶问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WingTsun),载誉全球,现于咏春时代(Wing Times)传播。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其中除了封门弟子梁挺外,还有将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李小龙。详情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详细
叶挺,生于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逝世,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阳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详情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英文名为 Chi-Sun Yeh,上海人。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2弹1星”元勋中有13位师承于他。
叶企孙毕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对开拓、促进中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培育科学技术人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所提倡的教育思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国内第一个研究磁学,早年和W.杜安、H·H.帕尔默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h的值,开创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把压强从200多个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
叶镛 (1899—1928.6) 四川乐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武汉中央独立师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军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第一营营长。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不久率部撤至花县,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师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指挥部队在东江坚持游击战争,于海丰白木洋被俘牺牲。
叶烈南,原名叶王煊,1903年出生于徐闻县龙塘乡白沙埠乌港村一个书香门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叶烈南以战功累累而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少将高参。后随原八十六军军长冯圣法到了东北。冯圣法出任东北交通警察总局局长,委任叶烈南任该总局警察干部训练所少将所长,该所结束后,1947年调任沈阳警备处少将副处长。1948年秋,在人民解放军进入沈阳前夕,身为沈阳警备处长的叶烈南即率领沈阳警务处官兵约二百多人起义,向解放军公安部队清点移交武器物资!
叶浅予(1907.3.31-1995.5.8)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
叶甲壬(1909-1991),淳安县威坪镇叶家村人,中国水下生理学开拓者之一。
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张中师范讲习科,次年任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系技术员,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院迁至昆明。27年在四川成都中央大学物理药理学科任技师,一年后至江西永新中正医学院生理药理学科任助教。抗胜利后,中正医学院迁回南昌,叶甲壬在该院任讲师。36年,应清华大学之聘,在生物系生理专业任教至全国解放。
1951年,叶甲壬应聘江西南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医学院(1954年合并为第七军医大学)任副教授。1958年调至北京军事医学院科学院军事劳动生理研究所筹建海军组。1964年调至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先后担任潜水生理研究室 主任、教授、顾问、技术职务评审委员,并兼任《医学百科全书航海潜水医学分卷》编委和《海军军事医学》杂志主编,海军后勤卫生部第三海军医学技术委员会荣誉委员等职。
叶甲壬抗战时期所著的《实验室玻璃食品制法》,曾获当时政府颁发的甲等奖。在清华任教期间,研究哺乳动物冬眠,有论文11篇在外文版生理学、生物学杂志上发表。在第七军医大学时,解决高原肺水肿的研究难题,总参谋长粟裕和总后勤部副部长张令彬曾亲自至重庆参观。1958年至1964年主持并参加“氦氧深潜水研究”和“潜艇员水下出艇研究”等多项课题,并取得重要成果。曾立功3次,至北京天安门观礼3次,先后获得中国生理学会华东六省一市“祝贺为生理学会作出贡献”的荣誉证书,北京军事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章和解放军部政治部颁发的胜利荣誉勋章。
叶凯,乳名叶依四,化名叶如针,1909年6月1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郊鼓山后屿乡旗杆里(今鼓一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10月被选为福州中心市委代理书记。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扑。叶凯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叶凯还不断地向难友们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鼓舞他们的斗志,组织被捕的同志同叛徒敌特进行斗争。1935年英勇就义。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叶飞幼年回国求学,求学期间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详情
叶成焕(1914.10.19-1938.4.18),河南新县人。他是深受刘伯承器重和战士拥戴八路军优秀指挥员。1914年,叶成焕出生在河南光山县。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18日,为国捐躯,终年24岁。详情
叶笃正(1916.2.21—2013.10.16),又名叶平斋,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叶笃正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至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至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2006年,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详情
叶声(1940年前曾用名叶春桥), 汉族, 生于1916年农历2月15日,卒于1988年5月25日, 籍贯:湖北省孝感县小河溪大公会叶家庙楼子冲(现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渡假区叶庙村三组)。
叶子龙:(1916-2003),男,汉族,1916年12月29日生,2003年3月11日19时10分,叶子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原名叶良和、叶佐臣,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石湾乡平安洲村人。少年时代接受进步思想。193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在江西省永新县经李国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叶惠方被诊断为癌症晚期,百岁老人平静而洒脱:“如果意外病危,请不要对我进行没有价值的抢救。我的遗体捐给301医院或北京其他医院,作为教学研究。”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爱。叶惠方,她迎接了数万名婴儿的诞生,也一辈子保持了像婴孩一样的赤诚。作为女人,最了解女人,最懂得女人,为了呵护女人,叶惠方:妇产科专家,我军妇产科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更是我国“无痛分娩法”的创始人。她,一生都在馈赠,一生都在奉献!在叶惠方看来,授人以物仅供一时温饱,而启人以智则终身受用无穷。
叶万火【1921-2012】,1939年,浙江省天台县18岁的小伙子叶万火,走下海拔上千米的家乡龙溪乡柱峰村报名参加天台抗战志愿兵团,是1943年常德会战中血守孤城的74军57师169团2营5连战士,是8000名虎贲幸存的83名将士之一。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现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作为诗词研究泰斗,叶先生已经默默耕耘了70余年,从未间断,倾心尽力,桃李满天下,将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化的火种播布于世。她身兼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全球独一无二;从北京到台湾到美国到加拿大再到天津,历经风波、颠沛流离,傲然于世,诗心不老。
叶培建,中国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他熟练掌握英语和法语,撰写过多份重要工程技术报告,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了一批博士生、硕士生。 江苏泰兴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瑞士科学博士学位。曾任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我国第一代长寿命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研制,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并任太阳同步轨道平台首席专家;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任嫦娥系列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嫦娥三号首席科学家;总装国防973和探索项目顾问专家组成员,清华等高校兼职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作为团队带头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
叶肇夫(Sunny Yip),广东宝安县大鹏镇(今属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山庄)人,是南宋叶颙(南海正简公)第六子元洙公的23世裔孙。1950年出生,1963年定居香港。年轻时,在香港从事过记者、编辑等工作。80年代从商,是第一批深圳市荣誉市民、第二届深圳市人大代表。现为香港太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企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民营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千禧晓阳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世界叶氏联谊总会总会长(现任)。
叶肇夫先生平时喜欢博览群书,过目不忘,知识渊博,做事有魄力、有远见;他行事低调,仗义疏财,有侠士风范;他有战略思维,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他为香港回归和祖国统一默默付出,作出重要贡献,在港、澳、台以及国内高层享有很高的声誉。
叶肇夫先生是一个爱国、爱港、爱乡者,有使命感和博爱之心;是一个投资家、慈善家,一百名全球杰出华人之一。20多年来,叶肇夫先生饮水思源,情系桑梓,感恩回报,先后捐助项目涉及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公共设施、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95年国庆节捐资500万港元给大鹏镇兴建新大鹏中心小学,并成立“叶肇夫奖教奖学基金”,而且每年出资12万元作为大鹏中心小学的奖教奖学费用;大鹏华侨中学四十周年校庆时,捐赠12万港元完善了该校的绿化设施,并捐款100万元给大鹏中学;捐款50万元给深圳外国语学校;捐款180万元为大鹏镇修建自来水工程和水泥路;捐资80万港元给龙岗区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资140万港元兴建大鹏标志,还捐资500万元搞绿化、修水塔、修路、建路灯;捐款610万元征地赠与村里,用于建水塘、筑水渠、迁无主坟葬往公墓园;曾花费3750万港元赎回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春秋早期青铜器“子仲姜盘”,并于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无偿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力挽祖国珍宝的流失;挥金6000万元购置千亩山地,将它建成一座山庄,种果木、种树、建花园,美化绿化家乡,并特意把路铺好,作为乡亲们的休闲之地。
2009年起,累计捐款逾2000万元用于叶公陵园建裬恩殿、塑叶公金像、编纂并发行《世界叶氏联谊总会会刊》和《世界叶氏总谱》等。另外,召开历届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的会议经费都是由叶肇夫先生个人承担,而且率先承诺捐资1000万元修建世界叶氏总祠并包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叶肇夫先生在国内及家乡的捐赠款项已逾2亿港元。
叶伟夫,字肖柯,1955年生于沈阳市。著名金石学者、美术考古鉴赏家、艺术评论家、作家、诗人,世界科教文组织专家,国际知名人士。荣获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和国际名人等称号。为《中国印石》学科创始人,心源主义绘画流派首创先驱者。博士班毕业后致力于东方艺术教学与研究,现为北戴河国际艺术学院副院长,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早年曾为军事摄影记者,《东北科技》总编(法定代表人),后在高校从事艺术教育及研究,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访欧美各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文章。辽宁电视台等有艺术专题仿谈报道,海外交流节目播发。
叶树元,男,生于1955年12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三台县水务局退休干部,三台县爱心救助协会会长。先后荣获“感动中国”候选人、四川省雷锋式优秀志愿者、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助人为乐模范、绵阳十大杰出志愿者、四川十佳慈善之星、北京奥运火炬手、慈善中华行杰出贡献人物贡献奖、2013年四川最美邻居“金熊猫奖”等奖项。24年来,叶树元倾注全部爱心,资助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甘肃等不同民族贫困山区的孩子念书……
叶聪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叶聪,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1月出生,湖北黄陂人,大学学历,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曾被评为无锡市“十一五”最具影响力人物。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叶聪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
CopyRight © 2025 叶氏百科 粤ICP备2021114694号-1
技术支持:叶子杰 微信:17788855055
助人渡己 ◆ 和谐进取